第496章 我们有新条件-《百人会之关东局》


    第(3/3)页

    |

    1941年10月19日下午,乌兰巴托。

    小路几个人也在开会。延安的所有谈判都跟他们通报。见协议签署了,小路道:“看起来也就这样了。以我们现在的实力,能做到把外蒙和新疆两个地方拿到手就不错了。我们现在研究一下赤塔和伊尔库茨克一带的局势。”

    关向应道:“我们大概需要向这里派兵。不过,外蒙只有一万人,军力不足啊。”

    林猛道:“把蒙古纵队全部拉过来吧。”

    小路道:“蒙古纵队来是必要的,不一定非得把全部军队布置在日军前面。如果我们在日军的屁股后面捣乱,也是一样的。我这就回内蒙,把蒙古纵队拉过来,在海拉尔和满洲里一带大干一票。如果成功,蒙古纵队就驻扎在那里,由你们指挥。日军在苏联的后路就断了。另外,我再按照计划,在东北境内到处开花。这样日军就不舒服了。”

    几个人商议外蒙治理,对日本用兵,说了很多。小路担心苏联部队撤退进入外蒙,把外蒙夺走,现在,外蒙还有一些苏军的军事设施,如今还有少数苏军看守。

    这是个大战役,外蒙古和延安的电报通了一夜。一个庞大的计划被原则上批准了。

    这一次,计划不但包括保卫刚刚到手的外蒙古,还要向东北的大片日本占领区进攻。东北部队不要出兵苏联地区,而是趁着东北空虚,光复东北。

    根据东北和外蒙还有苏联远东的情况,外蒙古提出了两个作战方案,一个是集结大部队,从海拉尔满洲里,外蒙古,孙吴,萝北,珲春几个方向向进攻苏联的日军侧后翼发起进攻,和苏军前后夹击。

    第二个方案,是东北联军在东北境内分别对日军开始打击,争取解放东北全境。因为各地的抗日联军基本上都能形成对当地驻守日军的优势,各个击破是可以的。

    外蒙显然倾向第二个方案。因为第一个方案有困难,各地部队转移到预定战场十分困难,不但要花大量时间,还要防止沿途日军的打击。

    执行第二个方案很可行,但有一个巨大的问题,就是说服苏联人同意他们的计划。苏联显然是要东北联军执行第一个计划,出兵远东,在日军后面打击,早日把日本人赶回东北境内。

    如此庞大的战役计划不可能一夜就确定下来,虽然小路早就心中有数,但要把这些打算变成实际作战方案,也需要大量的工作。

    历史上,凡是涉及到大战役,大政方针都要延安来定,延安要战役计划的制定符合延安的全国战略。这一次也是一样。

    如今,全国战略上不明确,关内抗日处于僵持阶段,国共两方都采取了稳健的战略,不去和日本人硬拼。仅有的战役,规模都不大,只要日本人不进攻,国共双方绝不主动发起大战役。重庆方面在8月成立了飞虎队,试图解决西南的防御问题。

    延安方面即便是想发动大战役,也做不到。八路军刚刚打完百团大战,元气未复,新四军刚刚转移,根基不稳,不能打仗。

    所以,延安方面的意见,和小路想法一致,就是在东北境内发动战役,解放东北全境。小路还有一个想法,想扩大东北根据地,争取在胜利后,把中央接到哈尔滨来。

    次日,小路乘飞机返回内蒙。因为通信手段很好,往来电报方便,延安,外蒙,加上小路一个移动指挥部还可以继续制定作战方案。

    小路这几天可是不白来,因为他不愿意空飞机回去。用日军死尸上搜集来的钱,金子,银元,在蒙古收购了大量的牛皮,羊皮,满满地塞了五飞机运回内蒙,剩余的留在当地加工。

    从日军尸体上缴获了很多日本人抢劫的蒙古文物,小路搜集了一些书籍之类的无主物品。

    ******

    1,斯大林高度评价了阿普列祥在新疆的活动,给了他各种荣誉称号,赞扬他能够在这个省的大众之中培养对苏联的好感。米高扬回忆说,当我们与中国国民党的关系改变(其实是恶化),新疆被迫归还给重庆。斯大林在一个小圈子里说过:“阿普列祥知道得太多了。”这是一个信号:有功劳的总领事阿普列祥失宠了,他的命运改变了。此后,从乌鲁木齐回来例行休假的阿普列祥在去阿布哈兹的山道上出了车祸。阿普列祥死了。关于他的死,留言很多,领袖周围的任何人都不怀疑,车祸是斯大林亲自安排的。

    2,苏联在二战里最大的幸运,是日本实施了南进计划。如果日本北进。苏联的灭亡几乎是必然的,苏联是不可能同时和两个强大的帝国作战的。其实,在苏联获得日本的南进计划是国策的情报之后,苏联把大批远东部队调离。大批鞑靼人为主的部队参战,是莫斯科没有陷落的原因。这时候,苏联远东空虚,就是一个稻草人。而日军把大军调离满洲。满洲也是稻草人。

    ;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