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孙吴的一个中佐参谋在街上被人打了黑枪。这个参谋是南进政策的忠实执行者,对私下和苏军发生冲突坚决反对,在会议上雄辩滔滔,要求部队遵守上级的命令,自我节制。 报告说,他在会后去街上买东西,被一个士兵用手枪击杀。士兵对着他开了八枪。事后,枪击的士兵自首。他是总部的卫兵,交代说,他是会议的警卫,听到了这个军官的观点,大怒,找到了一把装满子弹的手枪,尾随上街,把他打死。 报告说,这个士兵被关押后,不断有军官士兵抗议,导致部队不敢审判他。 消息随着广播迅速传播开。边境的日军军官们不敢强力压制士兵参与边境冲突,怕愤怒的低级军官们打黑枪。 冲突逐渐升级。 冲突三天,关东军欣喜地发现,远东的苏联军队根本没有扩大冲突的意愿,情报显示,苏军没有从新西伯利亚调动部队。 冲突开始这三天里,日本大本营和内阁每天都开会,研究讨论满洲的局势。德国驻日本大使当天就找到日本外相,重申德国的立场。 东条内阁被架到了火上,虽然他们知道远东的一百二十多万苏军已经走了将近九十万。 目前,整个日本海军陆军正在准备南进的大战役,海军几个舰队调动完毕,正在准备。陆军的动作更大,大批的新兵调动到满洲以后,更多的老部队则运离满洲。 目前,大部队已经到了关东州和上海,很快就要运往台湾。日本本土正在王台湾运兵,台湾已经准备好,马上就可以向南运兵。 巨轮已经开动了,想转头?来不及了。如果两线作战,会招致灭顶之灾的。 这时候,德国人来了,外交部长,李宾特洛甫。 8月26日,李宾特洛甫乘坐专机到达东京,立刻会见了东条等大臣,并且和东条密谈。晚上,他拜会了天皇。 李宾特洛甫带来了希特勒给皇陛下的亲笔信。信的内容没有什么新的,只不过重申了以前的条件,但文字却很诚恳。 希特勒希望天皇促成两面夹击苏联,在短期内击溃苏联。信里还强调,苏联远东目前只有不到三十万军队,物资不足,都是很弱的部队,和几年前诺门坎战役不可同日而语。远东地形就是沿着铁路一条线,十分容易各个击破。 天皇除了场面话,对于时局,只问了一句:“贵军什么时候打到莫斯科?” 拜见天皇时间很短,接着,李宾特洛甫要求继续会见东条。 东条道:“很明显,苏联战局不清晰,我们计划在一月进攻南方。” 李宾特洛甫道:“你们有什么要求?除了我们许诺的之外?” 东条道:“关于领土划分,我们已经感受到了贵国元首的诚意,只是需要看到苏联战场的进度,才能决定我们的行动。我们判断,如果贵军继续进攻莫斯科,会极大地打击苏俄的信心。那样,我们就可以出兵。” 李宾特洛甫道:“莫斯科没有多少军队,进攻莫斯科不能消灭苏联的力量。” 东条道:“我们认为,进攻莫斯科,会瓦解苏联人的抵抗意志。这是我们的唯一条件。你们应该明白我们担心什么,也明白我们的计划是什么,如果不能在短期内,用少量军队取得胜利,我们会陷入被动局面。” 李宾特洛甫道:“既然如此,我马上请示元首。” 东条道:“我们东方哲学认为,攻心为上。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另外,我有关于莫斯科的情报。早进攻会很有利。我们认为,苏联首都的指挥乱掉,是苏联战场胜利的关键。击破他们的中央,让政%治%局不能发出命令,就会有贵军刚刚进入苏联的顺利局面。” ;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