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1章 痛苦的汽车厂-《百人会之关东局》


    第(2/3)页

    |

    大战开始几天,苏联当局马上开始调动军队,迎击德军。各地的部队秩序很快就恢复了。虽然战斗不利,却把德军的凌厉攻势给迟滞了。

    在反击的同时,苏联很快就意识到,苏联不太可能把德军阻滞在苏联的西方战线,德军会很快地占领更多的土地。土地上,大量的工业设施,大量的工厂,特别是兵工厂,会落入德国人的手里。

    于是,苏联成立了撤离委员会,把苏联西部各地的工业撤离,撤退到乌拉尔山去,撤退到中亚去。

    撤离委员会里,什维尔尼克是主任,而米高扬是主要负责人之一,负责工人和工业设施撤退。在撤退工作里,他作出了大量的工作。

    米高扬,全名叫阿纳斯塔斯·伊凡诺维奇·米高扬,是斯大林的忠实的支持者,于1923年成为党中央委员会委员。1926年被任命为内外贸易人民委员,此后一直担任这方面的职务。1935年当选为政%治%局委员,成为政%治%局中贸易问题的专家。

    搞工业撤退,他是行家。眼看德军距离基辅不远了,撤离委员会集中撤退力量,撤离基辅的工业设施,没想到刚刚开始,就遭到轰炸。

    飞机只轰炸了两分钟就离开了,基辅委员会的人员马上就来到了火车站现场,经过勘察,车站算是完了。

    车站方面马上提出了一个方案,在铁路上搭建临时站台,继续装车。

    远在莫斯科的米高扬马上批准了这个方案,要求他们连夜组织撤退。

    发出了这一道命令,米高扬马上签发了另外一道命令,批准飞机制造业的撤退方案,命令几个飞机设计局和飞机制造厂立刻撤离。

    撤离的飞机设计局就包括米高扬·格列维奇飞机设计局。而这个米高扬,是政治家米高扬的兄弟,飞机设计师米高扬。

    飞机设计师米高扬,大学毕业后进入飞机场,1937年进入该厂的设计室,从事飞机设计。在这个设计室里有位才华横溢的设计师,名叫格列维奇。米高扬和格列维奇一见如故,开始研制新飞机。

    为了加速飞机的设计和制造,1939

    年2

    月,斯大林亲自在克里姆林宫主持会议,决定广为招标,择优组建新的设计局。米高扬和格列维奇的设计方案入选,获准组建设计局。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