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8章 在莫斯科的人,撤退-《百人会之关东局》


    第(3/3)页

    冼星海1940年5月赴苏联,为大型纪录片《延安与八路军》进行后期制作与配乐。临行前,毛公在家中请他吃饭并饯行。次年苏联卫国战争爆发后,无法回国,取道经过新疆回国,因为盛世才**,滞留阿拉木图。

    因生活艰苦,疾病缠身。1945年10月30日病逝于莫斯科克里姆林宫医院。可怜一代音乐天才,在异国病逝,年仅40岁。1945年11月14日,延安各界为冼星海举行追悼会,毛公亲笔题辞“为人民的音乐家冼星海致哀”。1999年11月,哈萨克斯坦共和国阿拉木图市的弗拉基米尔大街被命名为冼星海大街。

    小路特地强调要他回来,就是要避免此事。

    冼星海在苏联工作还没完,林师长向他交待了决定,王丽拿给他们一笔钱,请他把应该买回去的音乐设备买回去,缺的以后回伊春解决。

    冼星海袁牧之见设备经费解决了,很高兴,抓紧采买去了。

    这个战役太小了,讨论结束,林师长道:“杨至成,你来管钱。不要乱花,要记账。”

    杨至成道:“是!”

    林师长道:“刘亚楼,你跟我明天去共产国际,告诉他们我们要离开。另外,你的人缘好,去探听一下日本苏联会谈的内幕。”

    刘亚楼:“是!”

    王丽拿出一张报纸,一封信,道:“拿上这封信。还有报纸。这是我们的借口,说国内在打仗,有人批评我们搞特殊化。国民党也骂我们不抗战。前一阵,重庆有报纸发表几十篇文章,说我们大量的力量躲在苏联,躲避抗战。”

    当然,这是小报,没什么人读,而且幕后操手是李伟。李伟找到报馆,下达造假的任务,提供稿件,连夜印了十几份报纸,然后报纸,稿子,甚至制版都拿走了。报馆是第一次造假,而且只印刷十几份,真新鲜。

    林师长:“其他人,按照计划开始行动。”

    众人:“是!”

    ;


    第(3/3)页